-
貧困户吃了扶貧羊,村幹部想了這麼套對策
“上週跋山涉水給他搬了個小型農用機,過幾天就會有技術人員來駐村教他怎麼使用。技術人員還沒來,農用機沒了,我問哪兒去了?他説賣廢鐵了,幾萬一台的農用機啊!當時差點兒沒把我氣得背過去。”提到幾年前這件事,南部Y市某村的扶貧幹部依舊情緒激動。[全文]
-
“這個黃毛娃怎麼幫我們脱貧,下來鍍金才是真的!”
30多年的扶貧成果,無數中國人拿出了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的韌勁,才將全面脱貧的那個圓,一點一點的拼了出來。這個圓裏有着太多的人與故事,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本文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來自阿壩藏區達爾甲村的一根“針”。[全文]
-
專訪緝毒警察:“情報有誤,把門一破開才發現裏面有20多人……”
毒販的車沒有在小楊面前停下,而是穿過他們開到了河對岸,開始一圈又一圈的轉悠起來。小楊面不改色、心急如焚——毒販多次變更交易地點,在各個地點布控已耗費了不少警力,如果毒販要求再次變更地點,情況將變得更為複雜。[全文]
-
我在大山裏,見證一個貧困鄉村的“橙”風破浪
馬嶺二組的一位徐大爺,聽説政府要將河壩裏的水全部排幹統一種植甜橙,反應尤為激烈:“你在亂整哦!我絕對不得幹,你們這樣弄,以後村裏從哪裏搞得來大米吃!”[全文]
-
外公回憶:戰友們會在裏衣留下姓名,哪怕被炸碎也能證明沒被俘
外公頓了頓,補充道:“上了戰場,死亡是司空見慣的事。當時,很多戰友會在裏衣的前胸後背和四肢上訂塊布,寫上自己的名字和籍貫。這樣就算被炸得只剩下些塊塊,也能證明自己沒有被俘,是烈士。”[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