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思義:兩會之後,世界悄然見證人類歷史的“第四次轉折”
【順豐淘寶集運】
今年三月如期召開的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NPC)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PPCC),承載着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即便以中國最重要的年度政治事件的正常標準來衡量也是如此。事實上,如下文分析所示,毫不誇張地説,結合中國正在發生的兩件大事,本屆兩會將會成為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性轉折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首先,2020年中國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在這一年,中國以任何其他國家無法完成的方式戰勝了新冠疫情和實現了經濟復甦——此外,中國還實現了新冠疫情爆發前設定的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
其次,今年的兩會設定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如果這兩個目標都能實現,按照國際標準,屆時中國將躋身世界高收入經濟體行列。這將是關係中國人民乃至世界形勢的歷史性變化。
中國人民自己也直接感受到了這些過程對他們生活的改變,因此,作為一個非中國人無需對此發表太多評論。鑑於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簡要地總結和描述這些成就和變化,以及從國際格局、歷史性大視角對這些成就和變化比較分析其對世界的影響。相信這樣的比較將有助於人們認識到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有多了不起,以及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所承載的意義有多重要。此外,這也説明了為什麼中國的經驗對於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來説至關重要。當然,中國的經驗可以學習和借鑑,但不能機械照搬。基於上述原因,今年的兩會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歷史意義。
全球抗疫的中國經驗:“生與死的距離”
首先回顧過去,2020年中國是最早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家。因此,與其他任何國家相比,中國在面對這一致命威脅方面的時間和了解都更少。從2020年1月23日開始,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先是武漢封城,然後是湖北封省,來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這一舉措非常成功,儘管兩週內新冠病例數量急劇飆升,但六週後中國大陸的病例數量基本上降到零——從那時起,即便出現局部小規模的疫情,但也能迅速得到控制。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對此客觀地指出:“由於中國政府應對有方,新冠疫情並未在‘全中國’範圍內大爆發——雖然湖北爆發了嚴重的疫情,但中國其他地區的病例數量有限。”
2021年3月,一年前各地赴湖北支援抗疫的醫務工作者重返武漢參加賞櫻活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後,新西蘭和越南等應對疫情最成功的國家,本質上是借鑑中國抗疫經驗才控制住疫情——當然,這些國家的做法值得讚揚。
這些借鑑中國成功經驗的國家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西方發達國家則並未借鑑中國經驗。結果,新冠疫情在美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等國家災難性地蔓延開來,並且不幸的是,疫情至今還在這些國家肆虐。
論抗疫的結果,中國,以及借鑑中國抗疫經驗的國家和未借鑑中國抗疫經驗的國家有什麼區別——基本上這是生與死的區別。中國累計死亡病例不到5000例,相比之下,截至筆者發稿時,美國累計死亡病例為52.5萬例,是中國的100多倍。但事實上,即便這樣,也會誤導性地低估中國的抗疫表現,因為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按人均計算,美國的累計死亡病例應是中國的400多倍。
按人均計算,英國等其他西方國家的表現甚至比美國還要差。按人均死亡率計算,中國的表現優於七國集團(G7)或金磚國家(BRICS)等任何其他主要經濟體。正如美國經濟學家馬克•維士布羅特(Mark Weisbrot)在評論美國試圖發動新一輪冷戰以轉移人們對這些實質性比較的注意力時所言:“我們需要經濟復甦和擺脱疫情,中國已經做到了這兩點。為什麼我們不先做這些呢?”
總之,2020年中國政府的抗疫表現使中國人民免受了一場全球性的災難。如果中國遵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抗疫政策,中國可能會有數十萬人,甚至數百萬人死於疫情。但得益於中國政府截然不同的表現,這些人現在仍幸運地活着。在西方國家,有超過200萬人因他們的政府未借鑑中國經驗而死亡——這一死亡數字相當於一場大規模戰爭死亡人數。
此外,所謂的西方人權組織,如“人權觀察”,在這方面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們非但沒有讚揚中國拯救成千上萬人生命的舉措,反而攻擊中國的封城等措施。由此可見,他們的人權理念極其虛偽與膚淺,純粹是為了迎合災難性的西方模式,而不是真正地保障人權——生存權是最重要的人權。
復甦-減貧-高收入經濟體:這一切都不是“奇蹟”
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為其2020年的第二個巨大成就——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
顯然,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遭受了嚴重打擊——GDP同比下降6.8%。但是,由於疫情被迅速控制住,到了第二季度經濟已經開始復甦。到2020年底,中國全年GDP增長2.3%。中國是唯一一個在2020年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相比之下,美國2020年全年GDP下降3.5%。美國GDP下降所帶來的後果甚至要比525000人的死亡來得更為嚴重,因為這導致數千萬美國人遭受失業和減薪。
這些趨勢的結果是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有利於中國的巨大變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按照當前匯率計算,2020-2021年60%的世界經濟增長將源於中國,美國的這一數據則為14%。2020-2025年32%的世界經濟增長將源於中國,美國的這一數據則為17%。
總而言之,中國安然渡過全球經濟衰退,其表現遠優於任何其他主要經濟體。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德國檢察院: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縱火案嫌犯是中國人
2021-03-17 07:25 歐洲亂局 -
德國:七種血栓形成病例與阿斯利康疫苗接種相關
2021-03-17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德國警方:一汽車在萊比錫市衝入人羣,致2死2傷
2021-03-16 23:08 -
習近平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理羅利通電話
2021-03-16 22:33 中國外交 -
美日2+2“抱團”會議,大部分針對中國
2021-03-16 22:09 中日關係 -
諾基亞計劃裁員1萬人,“勒緊褲腰帶”抗衡華為愛立信
2021-03-16 22:00 5G -
阿根廷總統遭遇民眾襲擊:採礦合法化之爭背後的興衰往事
2021-03-16 21:46 拉美左翼 -
烏克蘭想收回克里米亞?俄外交部的迴應絕了
2021-03-16 20:38 俄羅斯之聲 -
這兩國部長,互噴對方“出產垃圾”
2021-03-16 19:57 -
英外相:若我們想成為世界領導者,就需和中國打交道
2021-03-16 19:16 不列顛 -
美軍稱或將在韓追加部署薩德?駐韓大使迴應
2021-03-16 18:30 三八線之南 -
美高官放話:中國不停止對澳“經濟脅迫”,中美關係就好不了
2021-03-16 17:35 中美關係 -
韓媒稱中國沙塵暴襲韓,趙立堅:中國只是“途經站”
2021-03-16 16:47 極端天氣 -
28年來首次,拜登要向富人開刀?
2021-03-16 15:50 美國經濟 -
獨立245年,美國終於創造這個歷史
2021-03-16 15:46 美國政治 -
緬甸無限期關閉移動通信網絡
2021-03-16 15:43 -
遭歐洲18國停用後,澳部長要國民“對阿斯利康疫苗有信心”
2021-03-16 15:3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為訪美見拜登,菅義偉去打疫苗了
2021-03-16 14:58 日本首相 -
台軍大型兩棲登陸艦全貌曝光
2021-03-16 14:46 -
美媒調查:60%科技從業者支持對華合作,46%支持禁華為
2021-03-16 14:45 中美關係
相關推薦 - 中國代表團抵達安克雷奇,參加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評論 201“農林22條”讓台當局坐不住:大陸饞我們的技術和人才 評論 111拜登稱普京是殺手將付出代價,俄召回駐美大使 評論 537中方敦促美國立即停止侵犯人權 評論 299崔天凱:若有人認為中方赴美為妥協,那何必要去? 評論 369最新聞 Hot
-
白宮:都怪特朗普説“武漢病毒”
-
阿斯利康風波震動歐洲,台當局又暴露了
-
有意思!英媒呼籲:在港英籍法官,辭職吧
-
英國欲重返印太,澳前高官:影響在華賣豪車也要搞
-
“温順的亞裔女性被過度性感化,在美國易遭暴力”
-
戒性癮?美警幫槍殺亞裔女性的嫌犯開脱,結果…
-
燃燒彈、彈弓…緬甸示威者罕見反擊
-
俄駐美大使20日將返俄討論俄美關係前景,白宮迴應
-
共和黨領袖:加軍費,對付中國
-
又一項指控:受賄55萬美元
-
又藉口威脅國安,美國撤銷2家中國電信企業在美運營授權
-
美警方被指為槍殺亞裔嫌犯“開脱”:對他而言昨天很糟糕
-
港府收緊機組人員檢疫措施,美國威脅審查香港航企
-
“我很快就能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了”
-
為渲染香港防疫“不人道”,CNN又從小孩下手了
-
果然,又是這套
-